相關新聞
Relevant News
Relevant News
▲台東縣衛生局今日舉辦「高齡友善幸福慢活銀髮派對」,透過有趣活動鼓勵長輩多動、並做銀髮衛教。(圖片來源 : 聯合新聞網 記者卜敏正/攝影)
其實我也看過不少國內外主打高齡住宅的設計,擄獲人心的幾乎是一眼就看到的照片「把房間設計成飯店行政套房以上等級的美觀」。我邊看邊想:先不談居住費用,誰能自年輕起就居住在這樣的房內呢?難買得起房的年輕世代多與父母同住或者租房而居,居住環境多為透天房、公寓或是大樓,通常是沒電梯的老屋、進出和物品放置都需要與眾人協調相處。這些夢想中的房間簡直就是一種偶爾可以享受的旅館生活啊。
於是,我開始困惑:如果自年少起都未居住過某種居住環境,到了老年,也許我們會習慣?年輕都負擔不起,難道老年就負擔得起?好吧,當成政府的德政,大家都可以廉價入住!即使是主打歐美飯店般的豪華或安全,那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夢幻住所嗎?我開始思考什麼才是本土的高齡共生方式。
台灣民眾多半喜歡透天的房子,買大樓多因考慮持有成本以及有電梯方便出入,但現在孩子愈來愈少,因此一般大樓設計多以小兩房、小三房做為最佳主打,大家偏好增大私有空間、縮減公共空間。
長年下來養成的心態,到了晚年若要搬入老年共居宅,住戶可能沒想過、卻非常關鍵的首要改變是:逆轉的空間感。就是要放開心胸,願意與他人共享空間,不能總是關起門來生活,反而要更積極走出去,透過客廳、餐廳甚至走道等活動空間與大家互動,與所有人一起分享生活中的軟硬體設施。
我想起一位好友近年改建透天房,當初誤打誤撞設計,後來意外發現和高齡住宅的分享精神頗有異曲同工之妙:「這房子一開始就安裝室內電梯,一樓打通的大客廳是住戶共用或是當社區廚房,二樓可以長租或短租給老人、年輕人或者來附近醫院看病有幾日住宿需求的民眾。再上去幾層又是打通的空間,可以當管理者的住宿空間或辦公室。」
這樣的想法其實就是往青銀共居的高齡住宅發展了,關鍵在於從主打「可以擁有多大多好的私人空間」,轉變為告訴大家「走出房門來與大家一起分享生活」,例如共用一個廚房讓大家一起共餐。
這樣的生活也是需要學習的,自年輕學起總比老了再適應來得容易,加上年輕人買房困難重重,因此是不是能有更多屋主改建時能考慮空間設計來增加住戶,甚至鄰里間的互動呢?社會中也有不少團體進行共居嘗試,或許還沒最成功案例,但已摸索出願意分享與互助,絕對是重要關鍵。
希望不論老少,不論透天或大樓,都能開始透過居住空間和方式的改變,慢慢地由獨居進化到共居的生活。一個房子的改建可能帶動一條街巷的氣氛,正如一個大樓的管理單位若願意時不時用閒置空間舉辦活動,也可以帶動一個街區的改變。這些努力不只是為了眼前的鄰里互助,更能幫助我們為將來晚年生活做好心態上的準備。
◆圖片.報導資料 來源/ 聯合新聞網
移工入境規定多,有任何移工引進問題,人力萬事call萬通 服務專線0800-600-885
人力仲介 |外勞、 外籍看護工、 家庭幫傭、 產業廠工、 監護工 、人力派遣、創業加盟、移工宿舍 、農業移工 等最棒的外籍移工申請 服務請找萬通人力 移工仲介
加入Line@官方帳號 好友 或
搜尋 ID @manstrong_885 獲得更多移工相關資訊!
更多【移工新聞】
更多【公告快訊】